作者:
来源:
引言:
我们都知道血样是临床检验的基础,因此采血和采集质量对诊断结果有很大影响。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影响血样质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本文将阐述一下采血系统中的血样质量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采集方式
采血方式通常分为两种:静脉采血和指尖采血。静脉采血是通过针头插入静脉来采集血液,此方式能采集大量血液,但对被采血者的体力有一定要求。指尖采血则是通过刺破手指尖使得血液从伤口中流出,此方式只能采集少量血液,但方便快捷,不过此方式采集的血样存在干扰因素较多的问题。
二、采集时间
采集时间也是影响血样质量的因素之一。采血时间不当会引起生物钟的干扰,而生物钟干扰会导致生物学指标波动。所以,人体中一些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时段会有变化,因此选择好采血时间非常重要,一般采血时间以早晨为佳。
三、采集部位
采集部位也是影响血样质量的因素之一。根据临床研究,指尖采血多收集的是间接脾血,比静脉采血更易受血氧、二氧化碳、食物和药物等干扰因素的影响。而静脉采血则容易收集全血,但是如果采血部位处理不当(如过度挤压静脉和不够深度插入针头),可能会导致血样溶血和血栓形成。
四、采样器
采样器也是影响血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常用的采样器有注射器和采血管。注射器性能稳定,对样品破坏小,但注射器容易造成血液抗凝剂的混入,对某些实验可能有干扰作用。而采血管则能够保证采集的是全血,不含抗凝剂,但是采集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气泡混入,对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等试验存有影响。
五、采血管和抗凝剂
采血管和抗凝剂也是影响血样质量的因素之一。在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检测项目和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采血管和抗凝剂。不同的抗凝剂对不同检测项目和血样稳定性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采集管和抗凝剂也非常重要。
六、患者因素
患者因素也需要考虑。例如,饮食及营养状况、睡眠质量、暴露于环境污染物的时间和剂量、服用药物的种类及剂量等都将影响体内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和激素水平,最终导致检测结果的偏移。
七、采集人员及操作技能
采集人员及其操作技能是极为关键的因素。采集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采集器具有良好的掌控能力。许多返工和失误的情况往往源自采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不恰当的态度和缺乏细心的精神。
结论:
影响血样质量的因素有:采集方式、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样器、采血管和抗凝剂、患者因素以及采集人员及其操作技能等。在血样采集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些因素,以确保采集到高质量的血样,正常的血样质量是正确诊断的基础。